<form id="uckmp"></form>

    <div id="uckmp"><u id="uckmp"></u></div>
    <b id="uckmp"></b>

  1. <var id="uckmp"><wbr id="uckmp"></wbr></var>
    1. <rp id="uckmp"></rp>

    <rp id="uckmp"><source id="uckmp"><menuitem id="uckmp"></menuitem></source></rp>

    <tt id="uckmp"><noscript id="uckmp"><address id="uckmp"></address></noscript></tt>

    專業旅游顧問熱線

    0512-62588911

    您的位置: 首頁 > 旅游景點
    •   飽經500余年風雨滄桑的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它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的市中心,故宮的南側,與天安門廣場隔長安街相望,是明、清兩代皇城的大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里舉行了開國大典,它由此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征,并被設計入國徽。天安門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涵,高度濃縮的中華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新中國的象征和無與倫比的政治矚目和神往,是中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記錄了中華民族不懼流血和犧牲,爭取獨立自由的勇氣和堅強;寫下了新中國誕生的光輝一頁,和中華民族走向強盛的壯麗詩篇。  歷史  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天順元年(1457年),牌天安門與華表樓毀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繕。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門比原來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時期,天安門到大清門(明朝成大明門、中華民國稱中華門)之間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幾萬平米的T字型宮廷廣場,其東、西兩次還各設一門,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國家主要統治機構六部及各院即設在此。這里是帝國統治機構的中樞! ∶髑宓幕实蹅円话愣荚谔彀查T頒布重要詔令,稱為“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金殿傳臚”)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1949年后,天安門進行過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兩次整修規模較龐大。1988年,城樓開始收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ㄖ √彀查T位于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是中國古代城門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城樓通高37.4米,建于巨大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臺天安門夜景上,紅墻、黃瓦、五個拱形券門,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城樓上60根朱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墻臺,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征皇權的“九五之尊”。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36扇朱紅菱花門扉;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著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殿內由一個450公斤八角宮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宮燈組成的眾星捧月圖案。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F在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門前開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飛清末天安門架起七座精美的漢白玉橋,一般稱為金水橋。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在王朝帝國時代,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著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橋”。橋南東西兩側,各有漢白玉石華表矗立,云繞龍盤,極富氣勢! ⌒轮袊闪⒑螅畬μ彀查T多次維修,今已煥然一新。左右兩側筑起大型觀禮臺,供大型慶典貴賓觀禮之用;金水河南并辟有綠化帶,花木四季常青。
      北京天安門廣場

        飽經500余年風雨滄桑的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它坐落在中華人民共...

    • 天安門城樓位于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門樓,以杰出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矚目。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里莊嚴宣告:
      北京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城樓位于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門樓,以杰出的建筑藝術和...

    •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保瑲馄呛陚,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故宮建筑形式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寢,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筑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中國建筑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3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筑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于皇子居住區的建筑。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美,是構件又是裝飾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筑上起了裝飾作用。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筑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后部內廷卻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墻,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宮燈聯對,繡榻幾床,都是體現適應豪華生活需要的布置。內廷之后是宮后苑。后苑里有歲寒不雕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幽美而恬靜。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結晶。初建時被奴役的勞動者有工匠十萬,夫役百萬。在當時社會生產條件下,能建造這樣宏偉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創造才能。同時,為了修建故宮,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時,大多采自四川、廣西、廣東、云南、貴州等地,無數勞動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嶺中的原始森林里,伐運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遠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區。每塊石料往往重達幾噸甚至幾十、幾百噸,如現在保和殿后檐的臺階,有一塊云龍雕石重約250噸。
 建筑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筑,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它標志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宮,根本看不到一個窗戶,是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門前有兩個鐵缸,是防火的,里面盛滿了水。 
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筑。
 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筑。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檐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墻上,建有聯檐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著正殿。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闕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筑,形勢巍峨壯麗,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圣旨,頒發年歷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
 后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F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在午門以內,有廣闊的大庭院,當中有弧形的內金水河橫亙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房 廊廡。金水河上有5座橋梁,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桿,隨河宛轉,形似玉帶。
三大殿 


	 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F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筑,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臺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_三層重迭,每層臺上邊緣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板、望柱和龍頭,三臺當中有三層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臺面上有透雕欄板1415塊,雕刻云龍翔鳳的望柱1460個,龍頭1138個。用這樣多的漢白玉裝飾的三臺,造型重迭起伏,這是中國古代建筑上具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而這種裝飾在結構功能上,又是臺面的排水管道。在欄板地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龍頭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臺雨水逐層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龍頭流出,千龍噴水,蔚為壯觀。這是科學而又藝術的設計。
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術語上叫廡殿式。檐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筑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檐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后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筑,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
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筑面積580。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筑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后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 
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1240。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后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筑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內廷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后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風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后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并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并在此展開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斗的遺跡。箭頭位于匾額的左下側。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高20米。重檐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后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后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后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準備情況。清代的“寶璽”(印章)也收藏在這里。
 清朝自雍正之后養心殿成為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清同治年間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在后三宮東西廡,還有為皇帝存儲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置圖書翰墨的懋勤殿。南廡有皇子讀書的上書房,有翰林學士承值的南書房,以及管理宮廷日常生活的處所。此外還有左右對稱的日精門、月華門、龍光門、鳳彩門、基化門、端則門、隆福門、景和門,通妃子居住的東西六宮。這種左右對稱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內廷東側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當太上皇養老皇宮,花費一百一十萬兩銀修建。
 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筑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


	東六宮 


	 故宮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含指景仁宮、延禧宮、承干宮、永和宮、鐘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于明永樂年間。


	東六宮包括鐘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后慈安就住在鐘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筑就在延禧宮內,他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延禧宮在道光年間曾遭雷擊而毀壞,于是宣統年間清朝統治者決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宮殿,于是一座以漢白玉,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宮殿就開始動工了。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清朝滅亡了,整個工程也被迫停了下來。目前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鐘表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鐘表館的人數最多,鐘表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故宮東北角的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這在座堂里。玩具陳列館設在坤寧宮以東的聯房叫東板房里。


	故宮謎團 


	冷宮何處 


	 “冷宮”在哪里,要先談“三宮六院”。故宮中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稱為“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及永和宮。封建帝王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妃子;实鄣钠捩姸唷V劣谶x到宮中的女子,一旦失寵,便在宮中禁室里等死,更為悲慘。
 故宮的“冷宮”并無定所,但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即是乾清宮、長春宮;一說“冷宮”無固定地址,關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稱“冷宮”。查遍所見明、清史料,冷宮并不是某一處宮室的正式命名。根據一些文獻記載,明、清時代被作為“冷宮”的地方有好幾處。
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被由長春宮趕到御花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后被幽居乾西的,還有定妃、恪嬪等人。這個“冷宮”在紫禁城內之西。
 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里。如果這一出自太監之口的傳聞屬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
故宮設計者 


	 故宮這樣宏偉的建筑,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誰負責設計?又是誰主持施工的?這的確是個歷史謎團,難倒不少老北京人。因為故宮的建筑上沒有如現代建筑那樣明確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設計等字樣。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故宮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師,姓蒯名祥,人稱蒯魯班的人設計的。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高級工程師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曾經參加建造南京宮殿的蒯祥是故宮的設計者這個說法不確切,其實,蒯祥只是故宮的施工主持人,故宮真正的設計人應該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永樂15年紫禁城宮殿開始進入大規模施工高潮時,蒯祥才隨朱棣從南京來到北京,開始主持宮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宮和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了。
皇帝上朝的地點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于上朝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縱觀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垂簾聽政,清朝后期)的,并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 
故宮為何“龍”多 


	 紫禁城是龍的世界,龍的造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我國封建社會里,皇帝被稱做“真龍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因此,宮中的殿堂、橋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寶璽、服飾御用品等無不以龍作為紋飾。那么,故宮里到底有多少龍?恐怕誰也說不清。有人粗算過,故宮號稱有宮殿8000多間,僅以每殿有6條龍計算,就有龍近4萬條,如果加上所有建筑裝飾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龍,那就數不勝數了。
 有人做了一個統計,即,太和殿頂屋脊及瓦當、滴水等共有龍紋2632條,外檐額枋及門窗彩繪包括飾件共有龍紋5732條,殿內檐及殿內梁枋天花上共有龍紋4037條,殿中金柱、藻井、寶座、屏風及陳設上共有龍紋609條,殿內墻壁及暖閣門罩等共有龍紋542條。這是個尚不完全的統計,太和殿內外的龍紋、龍雕等各種形式的龍就有13 844條之多。這種萬龍朝圣的裝潢設計,構成了一種威嚴神秘的氛圍,以獲得神化皇帝、恫嚇臣民的效果。
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內不種樹,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殿并稱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盛典的地方,從位置上說居整個外宮建筑的中心,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心。為了突出這組宮殿的威嚴氣勢,建筑上采取了許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內不植樹,從皇城正門天安門起,經端門、午門、太和門,這之間的一系列庭院內都無樹木(現在端門前后的樹是辛亥革命以后種植的)。當時人們去朝見天子,進入天安門,經過漫長御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筑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最后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臺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寬闊的廣場、藍藍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襯得更加威嚴壯觀。而這正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對自己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這些庭院內都種上樹,綠蔭宜人,小鳥鳴叫,那將會破壞朝廷的威嚴氛圍。
      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

    • 天壇是北京“天地日月”諸壇之首,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壇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無論從架構、力學還是美學角度來看,天壇都是出類拔萃、舉世無雙的建筑杰作,F已辟為公園開放,昔日的皇家壇廟現已成為北京市區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園。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占地273公頃,面積占整個崇文區的1/4。天壇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有齋宮、圜丘壇、祈年殿、長廊、萬壽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名勝古跡。


	天壇布局 


	 天壇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內壇,從南到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全部宮殿、壇基都朝南成圓形,以象征天。整個布局和建筑結構,都具有獨特的風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禱五谷豐登的場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2.72米,藍色琉璃瓦頂,全磚木結構,沒有大梁 長檁,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撐,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天壇被兩重壇墻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墻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征著“天圓地方”。外壇墻周長6553米,原本只在西墻上開辟祈谷壇門和圜丘壇門,1949年后又陸續新建了東門和北門,并把內壇南面的昭亨門改為南門。
 天壇的內壇墻周長4152米,辟有六門:祈谷壇有東、北、西三座天門,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內壇,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兩部分之間有隔墻相隔,并用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丹陛橋”(磚砌甬道)連接圜丘壇和祈谷壇,構成了內壇的南北軸線。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桿頭上都刻有云龍紋,在每一欄桿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于壇面排水。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墻,象征著天圓地方。圜丘壇的附屬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廡、神庫、宰牲亭、三庫(祭器庫、樂器庫、棕薦庫)等。 站在圜丘壇最上層中央的圓石上面雖小聲說話,卻顯得十分洪亮。因此每當皇帝在這里祭天,其洪亮聲音,就如同上天神諭一般,加上祭禮時那莊嚴的氣氛,更具神秘效果。這是因為壇面光滑,聲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傳播,碰到周圍的石欄,反射回來,與原聲匯合,則音量加倍。


	圜丘壇
 圜丘壇又稱祭天臺、拜天臺、祭臺,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壇周長534米,壇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層,各層欄板望柱及臺階數目均用陽數(又稱“天數”,即九的倍數),符
      北京天壇公園

      天壇是北京“天地日月”諸壇之首,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

    •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一部分,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咸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   2003年,第六教學樓、信息技術研究院樓、納米科技樓、附中學生宿舍樓、紫荊學生公寓等工程項目陸續竣工,竣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1.04萬平方米。2004年,原信息產業部酒仙橋醫院、玉泉醫院并入我校。兩個醫院占地總面積8.5公頃,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目前在建項目包括紫荊學生公寓區的研究生、留學生公寓和高級培訓學員公寓、理化樓、公管學院大樓、老年學研究中心等,總面積達到15.4萬平方米。截至2004年3月,學校建筑面積達到218.7萬平方米, 學校占地總面積達到404.4公頃。校園內綠草青青,樹木成蔭,湖光山色,景色優雅。各個不同時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風格的建筑群落,為師生創造了適宜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

    •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1898年12月正式開學。當時的京師大學堂既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中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17年, 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民主主義革命者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長,使北京大學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到1919年,北京大學發展成為一所擁有14個系,2,000多名學生的大學,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 北京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1919年爆發的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1898年12月正式開學。當時的京師大學堂既是中國的最高...

    •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早在元明時期,這里就以其優美自然的田園景色成為“壯觀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覽勝地。今之萬壽山,元朝名甕山,傳說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甕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學家郭守敬開挖通慧河,將昌平及西山一帶泉水匯引湖內,注入宮墻,接濟漕運,甕山泊始成為調濟京城用水的蓄水庫。由此至明,環湖先后建有多座頗具影響的寺觀,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護圣寺”規模最巨,樓宇恢弘,漢白玉釣臺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魚垂釣。 明朝時,甕山泊改稱西湖,“環湖十里,為一郡之勝地”。每年桃紅柳綠時,京城百姓扶老攜幼,爭往西湖踏青賞春,名曰:“耍西湖景”。時人尚有“西湖十寺”與“西湖十景”之譽。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筑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后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后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主要景區】
東宮門區: 在頤和園最東邊。這一帶原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見大臣的仁壽殿和南北朝房、寢宮、大戲臺、庭院等。仁壽殿東宮門現在是頤和園的正門,它坐西朝東,門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繪著絢麗的圖案。六扇朱紅色大門上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檐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門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龍石雕刻著二龍戲珠,為乾隆年代所刻,是從圓明園廢墟(安佑宮)上移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征。東宮門當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樂壽堂 :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樂壽堂殿內設寶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只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盤,四只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西套間為臥室,東套間為更衣室。室內紫檀大衣柜為乾隆時遺物。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這里的玉蘭花很有名,現在邀月門前一株是乾隆從南方移植來的。
玉瀾堂: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瀾堂坐北朝南,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東殿可到仁壽殿,西殿可到湖畔碼頭,正殿后門直對宜蕓館。后檐及兩配殿均砌磚墻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后,曾把主張變法的光緒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緒皇帝的寢宮。
大戲樓:在德和園內,與承德避暑山莊里的清音閣、紫禁城內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臺。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禧60歲生日修建,專供慈禧看戲。高21米,在頤和園中僅次于最高的佛香閣。戲樓共三層,后臺化妝樓二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演神鬼戲時,可從“天”而降,也可從“地”而出,還可引水上臺。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占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部的前湖區碧波蕩漾,煙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橋橫臥湖上,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筑。
萬壽山前景區:景區由兩條垂直對襯的軸線統領,東西軸線是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部起,依次為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萬壽山原名金山、甕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閣為中心,形成了一組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建筑群。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寶云閣。登臨山頂,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佛香閣:位于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筑;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原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后,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排云殿:在萬壽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云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詩神仙排云山,但見金銀臺”,比喻似在云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中,神仙即將露面。從遠處望去,排云殿與牌樓、排云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了層層升高的一條直線。排云殿這組建筑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筑群體。
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建筑外層全部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用少量紫色、藍色的琉璃瓦蓋頂,整座建筑顯得色彩鮮艷,富麗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詞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贊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該建筑雖極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發券砌成的,沒有枋檁承重,所以稱為“無梁殿”。長廊又因殿內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它為“無量殿”。
長廊:長廊位于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余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于中國古典名著。
畫中游:畫中游是萬壽山西部一組重要景點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左右各有一樓,名“愛山”、“借秋”。閣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邊的是“澄暉閣”。建筑之間有爬山廊。由于地處半山腰,建筑形式豐富多彩,樓、閣、廊分別建在不同的等高線上,青山翠柏中簇擁著一組由紅、黃、藍、綠琉璃瓦覆蓋著的建筑群體,酷似一幅中國山水畫。
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看戲所建,內有兩層的戲臺,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咸豐十年(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改建。在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前,慈禧經常在這里看戲,宴飲,F在聽鸝館已成為專營宮廷菜式的餐廳,先后接待服務過上百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聽鸝館飯莊是著名的宮廷菜系飯莊。
銅亭(寶云閣):銅亭是中國目前尚存的工藝最精致、體量最大的銅鑄品之一。建在佛香閣西側的五方閣院中一座高4米的漢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間,高7.5米,重207噸。四面有菱花扇。雖為銅制,但完全按照木構架結構而做。東、南、西三面有門,門為四扇格扇門,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門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簾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為內外二層。
文昌閣:文昌閣在頤和國昆明湖東堤北端。原是一座城關,為清漪園的園門之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現存城樓為光緒時(1875-1908)重建。城頭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間為三層樓閣。中層供奉文昌帝君銅鑄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銅騾一個,極富特色。 
文昌院位于文昌閣之東,文昌院博物館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 館內設有六個專題展廳,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書畫、古籍、琺瑯、鐘表、雜項等,類。由于頤和園特定的皇家環境,這些藝術品代表了當時最好的工藝水平,許多珍品在當時即為國之重器;館中還陳展了部分清代宮廷生活用品。
后山后湖景區:位于頤和園最北部,建筑較少,林木蔥籠,山路曲折,優雅恬靜,與前山的華麗形成鮮明對比。一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妙趣。
四大部州:四大部州在萬壽山后山中部,是漢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萬平方米,因山順勢,就地起閣。前有須彌靈境(現改為平臺),兩側有3米高的經幢,后有寺廟群主體建筑香巖宗印之閣。四周是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臺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代表佛經“四智”的紅、白、黑、綠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層環狀“相輪”,表示佛經“十三天”。塔型別致,造型端莊美觀。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間有兩個凹凸不平的臺殿,一個代表月臺,一個代表日臺,象征著日月環繞佛身諧趣園。
諧趣園: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中之園。清漪園時名叫惠山園”,是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詩句“一亭一徑,足諧奇趣”的意思,改名為“諧趣園”。園內共有亭、臺、堂、榭十三處,并用百間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橋相溝通。園內東南角有一石橋,橋頭石坊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是引用了莊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爭論而來的。
蘇州街:是后湖兩岸仿江南水鎮而建的買賣街。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实塾涡視r開始“營業”。后湖岸邊的數十處店鋪1860年被列強焚毀,F在的景觀為1986年重修。
      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早在元明時期,這里就以其優美自然的田...

    • 司馬臺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經薊鎮總兵戚繼光和總督譚倫加固。這段長城被長城研究專家羅哲文教授譽稱為:“長城是中國的建筑之最,而司馬臺長城是中國的長城之最。”因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人類優秀文化遺產”。其山勢陡峭,地勢險峻,工程浩繁,綿延19公里,敵樓多達135座。單說樓頂,就有平頂、穹窿頂、八角藻井頂等6種,墻體也有單邊墻、雙邊墻、垛口障礙墻等7種。經過1987年開始復修,已對外開放。中外游客,競相慕名而游。
交通線路:宣武門、東四十條乘游12路(只有雙休日、節假日有車,且冬季不通車)直達。
      密云司馬臺長城

      司馬臺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經薊鎮總兵戚繼光和總督譚倫加固。這段長城被長城研究專家...

    •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向游人開得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游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于世。


	 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以上,成為
      北京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是萬...

    消息

    返回頂部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_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3d_国产黄色网站免费观看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form id="uckmp"></form>

      <div id="uckmp"><u id="uckmp"></u></div>
      <b id="uckmp"></b>

    1. <var id="uckmp"><wbr id="uckmp"></wbr></var>
      1. <rp id="uckmp"></rp>

      <rp id="uckmp"><source id="uckmp"><menuitem id="uckmp"></menuitem></source></rp>

      <tt id="uckmp"><noscript id="uckmp"><address id="uckmp"></address></noscript></tt>